产品中试管理--从样品到量产(北京,6月29-30日) 北京

mand04 2023-4-14 85

产品中试管理--从样品到量产(北京,6月29-30日)

【举办单位】北京曼顿培训网    

【咨询电话】4006820825   010-56133998  13810210257

【培训日期】

北京,2023年6月29-30日;上海,2023年6月26-27日

深圳,2023年7月3-4日;北京,2023年11月20-21日

上海,2023年11月27-28日;深圳,2023年11月23-24日

【培训地点】北京、上海、深圳

【培训对象】企业CEO/总经理、研发总经理/副总、测试部经理、中试/试产部经理、制造部经理、工艺/工程部经理、质量部经理、项目经理/产品经理、高级制造工程师等。

【课程背景】

本课程将基于多年的实践、长期的研发咨询积累,总结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可操作的方法,配以大量实际案例,以指导研发/试产/制造部门主管如何高效的实现产品从样品走向量产。解决产品从样品到量产过程中如下重要问题:

1.新品没有经过中试或中试的时间很短,制造部门戏称研发的新品是“三无”产品,没有生产文件、没有工装、生产现场出了问题没人管;

2.转产没有标准,研发想快点转产,生产对有问题的产品又不愿接收,希望研发把问题都解决了才转过来,而市场又催得急,经常被迫接收,长此以往,导致研发与生产的矛盾激化;

3.有些企业开始成立中试部门,希望在中试阶段把产品质量问题解决掉,但中试的定位与运作也很困惑,发生质量与进度的冲突时,如何取舍与平衡,以前研发与制造的矛盾转化为研发与中试、中试与生产的矛盾,中试成了矛盾集散中心;

4.市场的压力并不因中试的产生而减少,中试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、进度的要求?中试的业务是面向研发还是面向制造,还是兼而有之?

5.量产后才发现产品可制造性差、成品率低、经常返工,影响发货;

6.产品到了生产后还发生大量的设计变更;

7.产品到了客户手中还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致要研发人员到处去“救火”

【课程收益】

■了解业界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中试管理模式与实践

■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(DFM)的方法与实施过程

■掌握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(DFT)的方法与实施过程

■掌握面向制造系统的新产品验证的过程与方法

■掌握在满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缩短产品试制周期的方法和技巧

■了解如何建立从样品到量产的管理机制

【课程大纲】

第一部分:案例研讨

第二部分:从样品到量产概述

1.企业在追求什么:技术?样品?产品?商品

2.研发与制造的矛盾

2.1制造系统如何面对研发的三无产品?

2.2研发如何面对制造系统越来越高的门槛?

3.研发与制造矛盾的激化:中试的产生成为必然

4.中试的定位与发展:

4.1研发(RD)、中试(D&P)、生产(P)的关系

4.2中试的使命是什么?

4.3中试如何定位?

4.4中试的发展问题:

5.中试的业务范围

5.1中试业务:新产品导入(NPI)

5.2承上:如何面向产品的研发?

5.3启下:如何面向产品的制造?

5.4桥梁:中试作为连接研发与制造的桥梁,独木桥还是阳关道?

6.实战演练与问题讨论

6.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,是否需要建立并发展中试的职能?

第三部分:新产品导入团队

1.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构成

1.1工艺工程

1.2设备工程

1.3测试工程

1.4工业工程

1.5产品验证

1.6试生产(计划、生产、质量)

2.新产品导入团队的职责

3.新产品导入团队与产品开发团队的关系

3.1开发模式的演变:串行变并行

3.2并行工程在产品开发中如何体现?

3.3新产品导入团队如何提前介入研发?

3.4新产品导入团队的管理

4.演练与问题讨论,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,研讨建立新产品导入团队的时机

第四部分:面向制造系统的产品设计(DFM)

1.如何在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进行可制造性设计

1.1从制造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

1.2工艺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切入点

1.3工艺管理的三个阶段

1.4工艺设计

1.5工艺调制与验证

1.6工艺管制

2.实战演练与问题讨论,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管理工作做到什么程度?存在哪些差距?

3.工艺管理平台建设

3.1谁负责工艺平台的建设?

3.2工艺委员会的产生:责任与运作模式

3.3如何进行工艺规划?

3.4基础工艺研究与应用

3.5支撑工艺管理平台的四大规范:

3.6工艺管理部门如何推动DFM业务的开展?

3.7工艺体系的组织构成、发展与演变

3.8工艺人员的培养与技能提升

4.实战演练与问题讨论,分析学员企业的工艺平台建设工作做到什么程度?存在哪些差距?如何改进

第五部分: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(DFT)

1.基于产品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测试策略

1.1研发测试(Alpha)

1.2试验局测试(Beta)

1.3生产测试

2.研发测试(Alpha)与BETA测试

2.1测试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

2.2可测试性需求需要考虑的内容

2.3单元测试、模块测试、系统集成测试、专业化测试、BETA测试的重点分析

2.4产品开发过程中测试业务流程分析

2.5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何开展测试的相关工作

3.面向生产测试业务的产品设计与开发

3.1生产测试业务流程分析

3.2典型的部品测试、整机测试方法介绍

3.3开发专门的生产测试工装的条件分析

3.4生产测试工装的开发管理

3.5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何实施面向生产测试的产品设计

3.6如何推动可测试性设计(DFT)业务的开展

3.7如何进行测试平台的建设?

4.实战演练与问题讨论

第六部分:产品试制验证管理

1.影响产品试制周期的因素分析

2.研发人员对试制准备提供的支持

3.试制团队的构成、职责与定位(设置试制部门的时机与优缺点分析)

4.试制人员介入产品开发过程的时机

5.面向制造系统的验证

5.1研发人员如何在试制过程中进行产品设计的优化

5.2制造系统的验证策略与计划

5.3制造系统的验证方案

5.4如何实施制造系统的验证

5.5批次验证报告,验证多少批才合适?

5.6如何推动验证问题的解决?

6.转产评审

6.1研发人员如何支持新产品的转产工作

6.2转产评审的评审组织如何构成

7.产品转产后的管理

7.1新产品的试制效果评价

7.2新产品的质量目标达成情况

7.3工程变更管理

7.4缺陷与问题管理

7.5质量审计

8.实战演练与问题讨论,分析学员企业的产品试制验证过程,分析差距,提出改进建议

【讲师介绍】

     曹老师,曼顿培训网资深讲师。讲授课程:《集成产品开发-IPD》、《成功的产品经理》、《从样品到量产》、《研发项目管理》、《产品市场管理》、《市场驱动的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》等

工作经历:国内IPD实战专家第一人,多年高科技企业从业背景,具有丰富的产品策划、产品研发、产品中试、产品服务等领域的实践与管理经验。从事过产品设计与开发、NPI、项目经理、产品经理、研发管理部经理、企业管理顾问等职务;曾在国内某著名通信设备公司工作过7年,期间与国际顶尖咨询顾问一起工作,作为核心成员全程参与推动该公司研发管理体系的变革工作,并作为产品经理主导了某产品线多个大型项目的产品设计、开发、中试、转产与上市工作。

部分咨询案例:国内汽车电池行业第一名(福建某公司)、国内手机行业第二名(广东某公司)、国内重工行业第一名(湖南某公司)、国内大巴车行业第二名(江苏某公司)、国内轨道大屏显示行业第一名(广东某公司)、国内家电行业第三名(广东某公司)、国内通信行业第三名(湖北某公司)、……

部分培训案例: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、南瑞科技、TCL集团、长虹集团、OPPO、同方威视、宝钢集团、中国移动、大唐电信、上海电信、陕鼓集团、科达通信、中电集团、威创科技、和记奥普泰、国人通信、京信科技、天碁科技、格林威尔、兴大豪科技、星星集团、山特电子、富港电子、宇龙通信、聚光科技、绿盟科技、天津内燃机研究所、中集集团、高斯贝尔、星网锐捷、特变电工、思源电器、美的集团、海尔集团、海信集团、普天集团、福建敏讯、国光电子、苏州金龙、宇通重工、雷沃重汽、上汽五凌、东风汽车、威科姆、同洲电子、科立讯、新北洋、光迅科技、沈阳机床、瑞斯康达、佳讯飞鸿、浪潮集团、威胜电子、京城控股、联想集团、迈瑞医疗、华大电子、上海华虹、联芯科技、旋极科技、畅通科技、长城软件、九院、天地奔牛、阳天电子、清华机械、方正集团、研祥智能、烟台万华、东方电子、东方通信、美菱、科大讯飞、万峰石材、万家乐、泛仕达、远光软件、优特等近800家企业提供了专业的研发管理培训。

【费用及报名】

1、费用:培训费3980元(含培训费、讲义费);如需食宿,会务组可统一安排,费用自理。

2、报名咨询:4006820825  010-56133998   13810210257   鲍老师

3、报名流程:电话登记-->填写报名表-->发出培训确认函

4、备注:如课程已过期,请访问我们的网站,查询最新课程

5、详细资料请访问北京曼顿培训网: (每月在全国开设四百多门公开课,欢迎报名学习)


上一篇:产品平台与CBB技术管理(北京,5月22-23日)
下一篇:敏捷软件开发(北京,4月20-21日)
最新回复 (0)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