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感与家园——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灵治愈(上海,11月9日) 上海

mand04 2022-10-25 138

情感与家园——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灵治愈(上海,11月9日)
【举办单位】北京曼顿培训网
【咨询电话】4006820825   010-56133998  13810210257
【培训日期】2022年11月9日
【培训地点】上海

【课程大纲】
一、第一阶段:情与不情
(一) 旁观
1、诸子先人论情
方法和目标:广义而纵深地展示情感的历史,让学员站在人类大情怀的角度去理解情感。
举例:孔、墨、庄等诸子及朱熹、王阳明、戴东原、元好问等。

2、情感大观园——了解各类作家笔下的情感
方法和目标:通过欣赏李杜、小李杜、李后主、欧阳修、柳永、苏东坡、李清照、关汉卿、纳兰性德等,获得情感的艺术认知。

(二)悟道
1、中国式情感的最高模式——盘马弯弓,引而不发
讨论:情感与功利社会的互动

2、忍与纵
方法和目标:从文学作品中的情入手,谈及生活中情感的两种处理方式(忍还是纵)所带来的不通审美体验,体会情。
举例: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、古诗十九首、南北朝民歌、唐诗、《牡丹亭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三言》


讨论:忍与纵的生活实例

二、诗意栖居
也许是内心诗意地冲动,人类才从“有巢氏”时代走向亭台水榭、松菊犹存的诗意空间。人类双足踏地,无非行走或是停留。因为行走所以有了道路、桥梁和车马,人生因此而有了另一番天地和舞台;因为停留而有了家园和庭院,由此我们拥有了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。

(一)家的本意
1、家园模本——江南文人园
仕与隐、城市与山林之间的完美平衡
从沧浪亭到残粒园,从文人家园中品人生哲理:知足不求全,做茧自栖,小则为满,简化人生,自得其乐,清心寡欲,超脱名利,醉心山水,陶然自得,“取欢仁智乐,寄畅山水阴”
2、师法自然
在世俗和心灵归宿之间求得的一种平衡
艺术家园与诗意的和谐统一,从造园法则中体悟:人类在红尘世界跋涉得越深,对自然的怀念之情便越切,基于这样的内心冲动,先辈门将自然按照美的比例浓缩进了家园庭院,园小而意足,咫尺而天涯。

(二)家的手法
1、家园要素——叠石为山
中国的人文传统对于青山是饱含深情的。“仁者乐山”,青山以其挺拔傲岸彰显着英雄的力量和高度,以其宽厚刚毅的背脊承载了男性文化的全部魅力。
2、家园要素——理水为河
倘若说在山石的意象中我们提取的是执拗是坚忍是沉默是本真,那么在绿水流淌的节奏里,我们感受的是灵动是委婉是包容是深邃。探讨水景的哲学意义和审美意义。
水的人文历史以及作为哲学符号的意义,水之混沌无形正是孕育的开始,无形却可塑万千之形,可方可圆可肥可瘦可长可短可深可浅,几乎无有水不能变换的形状,这正是人之处世曲伸自如的象征。

【讲师介绍】
    沈老师,曼顿培训网()资深讲师。实战商学院特聘讲师,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, 文艺美学博士,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员、上海市秘书协会会员、上海市古典文学协会会员、《世说新语鉴赏辞典》编委、“超星慕课MOOC”名师、河北卫视“成语天下”大型文化暨播节目点评嘉宾。
近些年致力于古典园林美学、女性主义、古典小说领域的研究以及文化普及。著有《生活的艺术》、《秘书写作》、《中国文学经典》等。发表有《古典小说的园林书写与女性空间》、《论<红楼梦>大观园之兴造》、《始于“肉偿”的身体探索——从中国古典小说女性角色谈女性“身体”的自我突破与发展》、《静中情味沧浪亭》等多篇学术论文和文化散文。

【费用及报名】
1、费用:培训费6080元(含培训费、讲义费);如需食宿,会务组可统一安排,费用自理。
2、报名咨询:4006820825  010-56133998  56028090  13810210257   鲍老师
3、报名流程:电话登记-->填写报名表-->发出培训确认函
4、备注:如课程已过期,请访问我们的网站,查询最新课程
5、详细资料请访问北京曼顿培训网: (每月在全国开设四百多门公开课,欢迎报名学习)


上一篇:“双碳”目标下,绿色产业结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(上海,11月18日)
下一篇:有图有形-从人才标准到学习地图设计培训(长沙,10月28-29日)
最新回复 (0)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