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人民网发表理论文章《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(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)》指出,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历程和成就,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、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,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、中华民族共同体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理念,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。
1921年至今,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100年,当前阶段,是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,我们面临的国内外发展形势有了新的变化,要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更需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同心向党,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,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。”党的历史反复证明,党的事业要发展,必须坚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理论为指导。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,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髓,切实用以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、推动工作。把党的指导方针作为第一领导力量,在工作中实施,在生活各个方面切身践行。新时代民族工作更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,以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活动作为载体,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参与民族工作的积极性,使其成长为民族工作的主心骨,在各族人民群众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从而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,团结在党中央周围。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听党话、感党恩、跟党走,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。
同心与共,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,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、参与国家事务管理,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,保障各民族权利,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。民族团结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56个民族,56种语言,56种习俗,56种文化,把我们的祖国装饰的五彩斑斓。坚持尊重差异、包容多样、增进一体,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。开展“结对子”“手拉手”“心连心”等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联谊活动,增进各民族间感情交流。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及“双百”工程,推出一批文艺精品,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。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、共学、共事、共乐的社会条件,各族群众相扶相助、和谐共处,形成共居共事共乐、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和谐社会。
同心逐梦,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。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新起点上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,加强以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,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前提。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,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要巩固民族共同体意识,就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,在做好“蛋糕”的同时要兼顾分好“蛋糕”,使各族人民都能充分、平等、全面地享受到发展成果,增强生活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、安全感,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,要凝聚共识、广聚英才,努力寻找最大公约数、画出最大同心圆,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,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。
免责声明
网站所有内容均为用户自行发布,本网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,请勿相信转账汇款等信息,文章内容如有侵权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!
上一篇:
惠州周末公司团建一日游好去处下一篇:
“三个必须”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