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好人民利益这本“大帐” 江苏 西藏 新疆 四川 重庆 云南 甘肃 青海

触及不到的最美好 2021-4-13 176

       “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”这是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“为谁执政、靠谁执政”问题的郑重回答。从“人民有所呼、改革有所应”的全面深化改革,到“不让一个人掉队”的精准脱贫,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从“刮骨疗毒、壮士断腕”"的反腐败斗争,到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,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以无私境界和历史担当,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。

        坚持“人民至上”,要站稳“人民立场”,始终依靠人民。“人民”是最鲜明的政治底色,彰显着“人民至上”的价值追求。70多年风雨兼程,人民的底色经久不衰,为民的情怀历久弥新,“人民至上”的价值追求体现在国家进步的每一个足迹里。人民为国家的根本,国家的繁荣昌盛更加离不开人民,站稳“人民立场”是满足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的保障,国家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、依靠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。

        坚持“人民至上”,要回应“人民期盼”,积极改善民生。民生连民心,民心连过运。不断改善民生,是实现以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“中国梦”的前提。共筑中国梦,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,更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,这是复兴之本、梦想之基。从生存到发展,从物质到精神,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,为“人民至上"的价值理念写下生动而温暖的注脚,让“为人民谋幸福”的初心愈加闪耀。

        坚持“人民至上”,要对标“人民满意”,努力造福人民。凡是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,凡是损害广大群众利益的事就坚不办。新中国70多年发展前行,“人民”始终被置于价值序列的首位,成为制定政策的依据、衡量得失的标准,成为发展的价值导向和目标指向。正是把“人民”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,把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作为奋斗目标,国家的发展进步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、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。


上一篇:直播带货抖音短视频运营培训机构短视频剪辑学习新媒体
下一篇:情境领导(深圳,7月16-17日)
最新回复 (0)
返回